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实验室断粮,北大“百人计划”研究员欲挑战马拉松募款

  实验室组建六年以来,日复一日的实验,刘曦的实验记录本,叠起来的厚度已约十厘米,每一页都是密密麻麻的实验数据。

  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苏贺摄

  然而,2010年实验室落成后,由于没有相应的配套经费支持,其运行-维护资金绝大部分来自刘曦个人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为其它研究团队做实验的微薄收入,所以经费一直非常紧张。“买了马,买了鞍,结果马儿却需要在饿肚子的情况下跑,居然还跑在了国际的前列。”刘曦面露一丝尴尬的笑容。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众多北大教授教师质疑反对的声音中,北大大约在2011年起开始对教学、科研用房执行有偿使用政策,水电、物业等都需要交费。这样一来,实验室的经费开支中意外增加了每年六七万的开销。另外,再加上实验耗材、设备正常维护、易损部件维修与更新,还要给团队内学生、技术人员发生活补助、科研奖励、开工资,数十项开销综合在一起,刘曦的科研经费更加捉襟见肘。当初来北大建实验室的时候不收房租,也从来没有想过会在交房租上出现经济压力。“此次通过跑马拉松募集而来的五万元左右的赞助费(注,该数据统计截止到9月1日十二时,后续应该还会有亲友支持捐赠)大约可以支付一年的房租呢。”一直乐呵呵的刘曦脸上拂过淡淡的一丝苦笑。

  尽管实验室过着“勒紧裤腰带”做科研的日子,但是所有成员都全力以赴地工作,不到十人的团队在短短六年的时间里发表了上百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固体地球科学高压研究领域的同行私下里评价道,“论设备,数武汉(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论底蕴,数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论成果,还得数北大。北大用五百万左右的设备,做出了两千万都做不出的成果。”